共检索到 17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胀变化包括冻胀上涨、冻胀稳定和冻胀回落3个阶段;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的主要原因有底座与梁面间离缝,伸缩缝嵌缝材料脱落,环境温度低;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宜采用切割排水槽+底座与梁面间离缝注浆填充+排水槽回填+伸缩缝嵌缝封闭的方式;整治后,现场整治区域的轨道高低峰值变化小,且未出现轨道高低峰值变化量逐年增大的趋势,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论文 2025-06-17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胀变化包括冻胀上涨、冻胀稳定和冻胀回落3个阶段;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的主要原因有底座与梁面间离缝,伸缩缝嵌缝材料脱落,环境温度低;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宜采用切割排水槽+底座与梁面间离缝注浆填充+排水槽回填+伸缩缝嵌缝封闭的方式;整治后,现场整治区域的轨道高低峰值变化小,且未出现轨道高低峰值变化量逐年增大的趋势,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论文 2025-06-17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胀变化包括冻胀上涨、冻胀稳定和冻胀回落3个阶段;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的主要原因有底座与梁面间离缝,伸缩缝嵌缝材料脱落,环境温度低;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宜采用切割排水槽+底座与梁面间离缝注浆填充+排水槽回填+伸缩缝嵌缝封闭的方式;整治后,现场整治区域的轨道高低峰值变化小,且未出现轨道高低峰值变化量逐年增大的趋势,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论文 2025-06-17

为抑制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病害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冻胀变化规律和产生原因,提出冻胀病害整治技术,并通过对严寒地区两处轨道冻胀进行现场应用来验证其整治效果。结果表明:严寒地区桥上无砟轨道冻胀集中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冻胀变化包括冻胀上涨、冻胀稳定和冻胀回落3个阶段;桥上无砟轨道冻胀的主要原因有底座与梁面间离缝,伸缩缝嵌缝材料脱落,环境温度低;桥上无砟轨道冻胀整治宜采用切割排水槽+底座与梁面间离缝注浆填充+排水槽回填+伸缩缝嵌缝封闭的方式;整治后,现场整治区域的轨道高低峰值变化小,且未出现轨道高低峰值变化量逐年增大的趋势,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论文 2025-06-17

为揭示寒区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环境和列车疲劳荷载下的服役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冻融循环+高频疲劳”的试验制度,以C60无砟轨道轨道板机制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从损伤过程与能量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冻融与疲劳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机理,预测了寒区无砟轨道机制砂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高速列车疲劳荷载会加剧无砟轨道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混凝土在冻融循环300次后损伤加剧,其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均表现出加速下降的规律,600次冻融循环后疲劳寿命降低46.3%,刚度衰减幅度增加12.9%,冻融循环造成的缺陷连通是混凝土疲劳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混凝土主要通过变形所产生的变形能来耗散能量,冻融循环导致最大应变降低与残余应变增大使得混凝土变形性能降低。与常温下的疲劳性能相比,冻结阶段混凝土孔隙内冰有增强作用,且冻结状态下冰能加速内能耗散,因此疲劳损伤情况有所缓解。采用两参数Weibull函数对冻融破坏概率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疲劳损伤因子的混凝土“冻融+疲劳”服役状态下的寿命分析模型,预测了无砟轨道机制砂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期刊论文 2024-08-22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240289

为揭示寒区高铁无砟轨道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环境和列车疲劳荷载下的服役性能变化规律,建立了“冻融循环+高频疲劳”的试验制度,以C60无砟轨道轨道板机制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从损伤过程与能量传递的角度研究了冻融与疲劳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机理,预测了寒区无砟轨道机制砂混凝土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高速列车疲劳荷载会加剧无砟轨道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混凝土在冻融循环300次后损伤加剧,其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均表现出加速下降的规律,600次冻融循环后疲劳寿命降低46.3%,刚度衰减幅度增加12.9%,冻融循环造成的缺陷连通是混凝土疲劳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混凝土主要通过变形所产生的变形能来耗散能量,冻融循环导致最大应变降低与残余应变增大使得混凝土变形性能降低。与常温下的疲劳性能相比,冻结阶段混凝土孔隙内冰有增强作用,且冻结状态下冰能加速内能耗散,因此疲劳损伤情况有所缓解。采用两参数Weibull函数对冻融破坏概率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疲劳损伤因子的混凝土“冻融+疲劳”服役状态下的寿命分析模型,预测了无砟轨道机制砂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期刊论文 2024-08-22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240289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混凝土结构损伤和车轨相互作用,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冻胀路基静动力分析模型,分析路基冻胀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和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影响。综合静、动力控制指标,提出一种针对冻胀变形的分级控制限值;分别考虑轨道结构层间离缝和结构损伤、钢轨垂向动位移、乘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等多项控制指标,将路基冻胀限值划分为5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于轨道板中部时损伤和离缝量出现极值;结构损伤和车辆动力学响应均随波长减小和波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均对波长的影响更为敏感。可以根据不同分区的冻胀限值保障车辆运营安全,为冻土区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8-07

我国冻土地区高速铁路分布广泛,路基冻胀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影响较为突出,危害行车安全。但是目前尚未建立针对铺设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的路基冻胀控制限值。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考虑混凝土结构损伤和车轨相互作用,建立车辆-无砟轨道-冻胀路基静动力分析模型,分析路基冻胀对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损伤和车辆动力性能指标的影响。综合静、动力控制指标,提出一种针对冻胀变形的分级控制限值;分别考虑轨道结构层间离缝和结构损伤、钢轨垂向动位移、乘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等多项控制指标,将路基冻胀限值划分为5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胀作用于轨道板中部时损伤和离缝量出现极值;结构损伤和车辆动力学响应均随波长减小和波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且均对波长的影响更为敏感。可以根据不同分区的冻胀限值保障车辆运营安全,为冻土区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8-07

对日本寒冷地区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病害成因、劣化机理、检查方法、判断标准、保护措施、维修技术等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各类方法及标准的优劣,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运维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冻融循环作用是寒冷地区砂浆层劣化主要原因,劣化后长期受列车反复荷载作用会影响正常使用;落锤试验法和敲击回音法均可判断离缝是否出现,而敲击回音法更适合向机械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本文对不同维修指标对应的评价标准进行梳理,并根据不同病害位置分类归纳维修方法,以针对性提供养护维修应用方案。

期刊论文 2023-09-01

对日本寒冷地区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病害成因、劣化机理、检查方法、判断标准、保护措施、维修技术等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各类方法及标准的优劣,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运维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冻融循环作用是寒冷地区砂浆层劣化主要原因,劣化后长期受列车反复荷载作用会影响正常使用;落锤试验法和敲击回音法均可判断离缝是否出现,而敲击回音法更适合向机械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此外,本文对不同维修指标对应的评价标准进行梳理,并根据不同病害位置分类归纳维修方法,以针对性提供养护维修应用方案。

期刊论文 2023-09-01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7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