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2

2

1
1

2

共检索到 2

【中文摘要】项目以冲绳海槽及邻近陆架为目标区域,利用有孔虫及孢粉、地球化学、沉积学等古环境替代指标,分析了全新世研究区内的海洋水文参数、上层水体机构、生产力、不同水体的活动等环境条件的演化特征和过程,查明冲绳海槽及其邻近陆架对全新世环境千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短期气候突变事件以及El Ni?o 等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全新世区域气候经历了早全新世的渐暖期、中全新世温暖的适宜期和晚全新世变冷的波动期的三段式演化, 期间也确实存在包括数千年尺度的周期旋回到大气-海洋系统内部振荡所致的等数十年尺度的高频振荡。研究初步查明了由黑潮暖流、对马暖流和黄海暖流组成的黄东海暖流系统演化过程,发现现代东黄海暖流系统是伴随着末次冰消期以来黑潮的演化和海平面的脉冲式上升而形成与演化的,地理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约全新世8.5 ka左右, 现代对马暖流正式形成,约6.4 ka左右黄海暖流开始出现。对比发现研究区记录的全新世气候演化的总体趋势及波动与我国大陆及全球其他区域的记录是基本一致的。该成果对于充实中低纬度地区全新世环境变化的海洋记录,理解全球不同记录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机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006-01

【中文摘要】系统地识别与提取对环境敏感的我国半干旱带近六万年高分辩率的古环境信息,确定其温暖期干湿变化的时空格局,结合气候与植被的模拟检验,并与其他区域的有关记录和全球的气候环境事件等对比,揭示该带近六万年温暖期干湿变化的区域特征和动力学机制及全球性联系,进而为未来该区域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对策。

2001-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