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项目针对我国现生非海水介形类研究的现状,在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赶赴研究薄弱地区进行野外样品采集,共获样品两千余份,鉴得介形类73种,其中淡水介形类分属于3目4科17属。对采集的介形类样品及国内已报道的样品进行了收集,共整理出非海水种145种,应用传统分类学手段对其中无争议的3亚目3超科7科15亚科46属79种介形类进行了系统分类,编制了属种检索表和非海水介形类名录,绘制了详尽的种的形态解剖图,记录了地理分布状况,初步建立了我国非海水介形类分类系统。此外,鉴于目前介形类高级阶元的分类存在争议,项目还将形态性状与保守基因序列性状相结合,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法,从动物系统发育关系角度探讨了介形类的分类问题,结合已有文献资料,最终建议将介形类分为三或四大类群。本项目建立的我国现生非海水介形类分类系统尚属第一次。介形类是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其生态特征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热点之一(张家武等, 2009)。因此,项目开展过程还关注了介形类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等热点问题。该方面的工作在“将今论古”运用介形类重建古生态环境研究中具有参考作用。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