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1
2

1

共检索到 3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以南约20 km的召庙,出露一片面积约20 km2的花岗岩,称为召庙花岗岩体。该岩体被至少2组垂直节理及与地面起伏一致的剥离面理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弧形岩块,构成高于周围地表300~400 m的花岗岩山区。在多条花岗岩山脊上保存有大小不等的壶穴,山脊两侧则发育从上到下紧密排列的泄水槽,而泄水槽则被剥离面理横向切割,沿剥离面理的露头线发育大小不等的风化穴。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认为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不是风蚀和风化所致,而是晚更新世冰盖上的冰川融水下泄冲刷形成的;山脊两侧的泄水槽也是冰川融水下泄冲刷的结果;剥离面理是第四纪冰川发育导致地表之下岩石温度变化的热变应力所致,可用于恢复第四纪冰川作用时期的基岩古地貌;盐风化穴是第四纪冰川退缩后本区重要的物理风化类型,优先沿着剥离面理发育。本区3种微型地貌景观和大型的剥离面理共生组合记录了更新世以来召庙花岗岩山区的地貌演化史。

期刊论文 2022-05-20

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以南约20 km的召庙,出露一片面积约20 km2的花岗岩,称为召庙花岗岩体。该岩体被至少2组垂直节理及与地面起伏一致的剥离面理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弧形岩块,构成高于周围地表300~400 m的花岗岩山区。在多条花岗岩山脊上保存有大小不等的壶穴,山脊两侧则发育从上到下紧密排列的泄水槽,而泄水槽则被剥离面理横向切割,沿剥离面理的露头线发育大小不等的风化穴。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认为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不是风蚀和风化所致,而是晚更新世冰盖上的冰川融水下泄冲刷形成的;山脊两侧的泄水槽也是冰川融水下泄冲刷的结果;剥离面理是第四纪冰川发育导致地表之下岩石温度变化的热变应力所致,可用于恢复第四纪冰川作用时期的基岩古地貌;盐风化穴是第四纪冰川退缩后本区重要的物理风化类型,优先沿着剥离面理发育。本区3种微型地貌景观和大型的剥离面理共生组合记录了更新世以来召庙花岗岩山区的地貌演化史。

期刊论文 2022-05-20

【中文摘要】近年来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升温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地质时期大气CO2变化。相位关系是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变量大气CO2如何驱动、响应或反馈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的关键。南极冰芯记录显示在过去0.42Ma里,大气CO2浓度滞后于南半球温度变化,却超前于全球冰量变化;细节上在0-150ka,大气CO2浓度比深海d18O超前3.2±2.8ka,在196-420ka却滞后3.7±2.8ka。对渭南、蓝田和环县S0-L2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研究发现,硅酸盐风化耗碳量超前于磁化率约60~80cm,扣除成壤化作用影响后,超前量与同时段大气CO2超前全球冰量的结果接近。这是否就是大气CO2超前全球冰量的陆地表现?为此拟重建过去1Ma来黄土硅酸盐风化耗碳量和粉尘大气动力沉降历史,查明其相位关系是否存在类似冰芯记录的相位特点,研究陆地碳循环对大气CO2、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探讨陆地碳循环与粉尘气溶胶和东亚季风气候的动力学联系。

2008-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