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AA)为母体设计并合成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和分子对接研究.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对其A环及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4个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采用MTT法,选用人癌细胞SGC7901和A549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化合物与Bcl-xL受体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积雪草酸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13C-NMR和HR-MS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对A549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Ⅰ3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Navitoclax相当;分子对接结果显示Ⅰ3与Bcl-xL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化合物Ⅰ3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天然产物积雪草酸(AA)为母体设计并合成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和分子对接研究.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对其A环及28位羧基进行结构改造,合成4个新的积雪草酸衍生物.采用MTT法,选用人癌细胞SGC7901和A549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研究化合物与Bcl-xL受体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积雪草酸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NMR、13C-NMR和HR-MS确证.所有目标化合物对A549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优于母体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Ⅰ3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Navitoclax相当;分子对接结果显示Ⅰ3与Bcl-xL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化合物Ⅰ3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积雪草酸是来自天然植物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肿瘤、降糖、抗炎、抗菌等。由于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限制了积雪草酸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发现了大量结构新颖、活性优良的积雪草酸衍生物。本文综述了积雪草酸近20年来的结构修饰、生物活性、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积雪草酸类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积雪草酸是来自天然植物的乌苏烷型五环三萜,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例如抗肿瘤、降糖、抗炎、抗菌等。由于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限制了积雪草酸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发现了大量结构新颖、活性优良的积雪草酸衍生物。本文综述了积雪草酸近20年来的结构修饰、生物活性、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积雪草酸类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目的设计合成两类共10个基于VEGF靶点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积雪草酸进行结构优化,以VEGF为靶点,筛选出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在C-2位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烷基化或酰胺化形成衍生物。基于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对SGC7901和A549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优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6d、6e、8c、8d、8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且分子对接表明,6e和8c与VEGF有较强的亲和力。
目的设计合成两类共10个基于VEGF靶点的积雪草酸衍生物,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积雪草酸进行结构优化,以VEGF为靶点,筛选出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的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原料,在C-2位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烷基化或酰胺化形成衍生物。基于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结论合成的10个目标化合物对SGC7901和A549细胞增殖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优于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6d、6e、8c、8d、8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吉非替尼,且分子对接表明,6e和8c与VEGF有较强的亲和力。
积雪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化合物,是从传统的药用草本植物积雪草中分离出来的。和其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一样,积雪草酸具有多种有前途的药理活性,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积雪草酸在体外对各种肿瘤细胞系有效,AA的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可行的治疗癌症的策略。对积雪草酸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2、C-3、C-23、C-28进行结构改造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对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积雪草酸是一种五环三萜化合物,是从传统的药用草本植物积雪草中分离出来的。和其他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一样,积雪草酸具有多种有前途的药理活性,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积雪草酸在体外对各种肿瘤细胞系有效,AA的结构修饰可以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可行的治疗癌症的策略。对积雪草酸的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2、C-3、C-23、C-28进行结构改造从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对积雪草酸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目的:设计合成2类共10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积雪草酸衍生物。方法: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靶点,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化合物;以积雪草酸为先导化合物,在A环的C-3和C-23位引入异亚丙基,在C-2位上引入乙酰氧亚氨基,并将C-28位羧基成酯或者酰胺化形成衍生物;采用噻唑蓝(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质谱(mass spectrum,MS)确证。目标化合物能抑制SGC7901和A549的增殖,且强于母体积雪草酸,其中化合物11和13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并强于吉非替尼。结论:新合成的积雪草酸衍生物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对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