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

植被覆盖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应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获取Landsat-5/8系列遥感影像,构建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序列数据。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森氏(Sen’s)斜率估计、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法,探讨青藏公路沿线近20 a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波动上升,多年均值为0.145 2,2015年达到0.181 1;在空间尺度上,其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2)青藏公路沿线较低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保持在36%以上,较高覆盖和高覆盖的面积占比变化明显,与2000年相比,两者分别上升了5.03%、12.76%。(3)该研究区研究时段植被变化趋势以改善趋势为主,短期内变化趋势不会发生较大逆转,未来变化趋势仍将以改善为主。

期刊论文 2025-05-14 DOI: 10.13759/j.cnki.dlxb.2025.05.005

植被覆盖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应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获取Landsat-5/8系列遥感影像,构建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序列数据。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森氏(Sen’s)斜率估计、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法,探讨青藏公路沿线近20 a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波动上升,多年均值为0.145 2,2015年达到0.181 1;在空间尺度上,其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2)青藏公路沿线较低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保持在36%以上,较高覆盖和高覆盖的面积占比变化明显,与2000年相比,两者分别上升了5.03%、12.76%。(3)该研究区研究时段植被变化趋势以改善趋势为主,短期内变化趋势不会发生较大逆转,未来变化趋势仍将以改善为主。

期刊论文 2025-05-14 DOI: 10.13759/j.cnki.dlxb.2025.05.005

植被覆盖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应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获取Landsat-5/8系列遥感影像,构建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序列数据。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森氏(Sen’s)斜率估计、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法,探讨青藏公路沿线近20 a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波动上升,多年均值为0.145 2,2015年达到0.181 1;在空间尺度上,其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2)青藏公路沿线较低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保持在36%以上,较高覆盖和高覆盖的面积占比变化明显,与2000年相比,两者分别上升了5.03%、12.76%。(3)该研究区研究时段植被变化趋势以改善趋势为主,短期内变化趋势不会发生较大逆转,未来变化趋势仍将以改善为主。

期刊论文 2025-05-14 DOI: 10.13759/j.cnki.dlxb.2025.05.005

植被覆盖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应用谷歌地球引擎(GEE)平台获取Landsat-5/8系列遥感影像,构建2000—2020年青藏公路沿线植被覆盖度序列数据。采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l)趋势检验、森氏(Sen’s)斜率估计、Hurst指数、变异系数分析法,探讨青藏公路沿线近20 a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波动上升,多年均值为0.145 2,2015年达到0.181 1;在空间尺度上,其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2)青藏公路沿线较低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保持在36%以上,较高覆盖和高覆盖的面积占比变化明显,与2000年相比,两者分别上升了5.03%、12.76%。(3)该研究区研究时段植被变化趋势以改善趋势为主,短期内变化趋势不会发生较大逆转,未来变化趋势仍将以改善为主。

期刊论文 2025-05-14 DOI: 10.13759/j.cnki.dlxb.2025.05.005

【目的】摸清青藏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为沿路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沿青藏公路(西宁-那曲段)选择37个典型路段进行实地调查与土壤采样,由路基向外采集0 m、50 m和100 m处的表土样品共122个,测定土壤中的镉(Cd)、铅(Pb)和砷(As)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Ip)、地累积污染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依据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青藏公路沿线土壤中Cd、Pb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0.05、33.20±14.64和18.10±18.25 mg kg-1,均大于土壤环境背景值。从路域横向变化趋势来看,公路路基边坡底部(0 m)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大于50 m和100 m处,且随公路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内梅罗污染指数的范围为0.17~0.88,总体位于未超标的安全线以下,但在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存在局部超警戒值的点位。三种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Cd在大多数点位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的范围,另外两种重金属为无污染;公路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整体上...

期刊论文 2024-10-1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3041401

【目的】摸清青藏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为沿路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沿青藏公路(西宁-那曲段)选择37个典型路段进行实地调查与土壤采样,由路基向外采集0 m、50 m和100 m处的表土样品共122个,测定土壤中的镉(Cd)、铅(Pb)和砷(As)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Ip)、地累积污染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依据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青藏公路沿线土壤中Cd、Pb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0.05、33.20±14.64和18.10±18.25 mg kg-1,均大于土壤环境背景值。从路域横向变化趋势来看,公路路基边坡底部(0 m)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大于50 m和100 m处,且随公路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内梅罗污染指数的范围为0.17~0.88,总体位于未超标的安全线以下,但在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存在局部超警戒值的点位。三种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Cd在大多数点位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的范围,另外两种重金属为无污染;公路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整体上...

期刊论文 2024-10-1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3041401

【目的】摸清青藏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为沿路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沿青藏公路(西宁-那曲段)选择37个典型路段进行实地调查与土壤采样,由路基向外采集0 m、50 m和100 m处的表土样品共122个,测定土壤中的镉(Cd)、铅(Pb)和砷(As)含量。分别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Ip)、地累积污染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依据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进行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青藏公路沿线土壤中Cd、Pb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3±0.05、33.20±14.64和18.10±18.25 mg kg-1,均大于土壤环境背景值。从路域横向变化趋势来看,公路路基边坡底部(0 m)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大于50 m和100 m处,且随公路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内梅罗污染指数的范围为0.17~0.88,总体位于未超标的安全线以下,但在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存在局部超警戒值的点位。三种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结果表明Cd在大多数点位为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的范围,另外两种重金属为无污染;公路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整体上...

期刊论文 2024-10-15 DOI: 10.19336/j.cnki.trtb.2023041401

青藏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线,其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全面、快速和准确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极为重要。文中以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为技术支撑,以2010年青藏公路第五次改建工程为研究切入点,选取2005-2020年那曲至安多段中轴线两侧5km提取绿度(NDVI)、热度(LST)、干度(NDSI)和湿度(WET)四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并使用变异系数对其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SEI四个分指标中,热度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2)2005-202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波动上升,总体明显改善,改善面积达1424.34km2,占比99.71%,恶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安多段附近。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为主转变为以较好为主,等级为优和较好的区域占比明显增加;中等、差和较差区域占比有所降低,其中RSEI优和良的比例由2005年的0.21%和1.25%上升至2020年9.46%和88.31%。

期刊论文 2024-03-05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4.096

青藏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线,其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全面、快速和准确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极为重要。文中以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为技术支撑,以2010年青藏公路第五次改建工程为研究切入点,选取2005-2020年那曲至安多段中轴线两侧5km提取绿度(NDVI)、热度(LST)、干度(NDSI)和湿度(WET)四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并使用变异系数对其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SEI四个分指标中,热度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2)2005-202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波动上升,总体明显改善,改善面积达1424.34km2,占比99.71%,恶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安多段附近。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为主转变为以较好为主,等级为优和较好的区域占比明显增加;中等、差和较差区域占比有所降低,其中RSEI优和良的比例由2005年的0.21%和1.25%上升至2020年9.46%和88.31%。

期刊论文 2024-03-05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4.096

青藏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线,其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全面、快速和准确地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极为重要。文中以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为技术支撑,以2010年青藏公路第五次改建工程为研究切入点,选取2005-2020年那曲至安多段中轴线两侧5km提取绿度(NDVI)、热度(LST)、干度(NDSI)和湿度(WET)四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对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并使用变异系数对其波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SEI四个分指标中,热度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2)2005-2020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波动上升,总体明显改善,改善面积达1424.34km2,占比99.71%,恶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安多段附近。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为主转变为以较好为主,等级为优和较好的区域占比明显增加;中等、差和较差区域占比有所降低,其中RSEI优和良的比例由2005年的0.21%和1.25%上升至2020年9.46%和88.31%。

期刊论文 2024-03-05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4.096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3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