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9

五氧化二氮(N2O5)和硝酰氯(ClNO2)已被确定为污染的对流层中重要的活性氮物质.ClNO2是高活性氯自由基的前体,影响大气的氧化过程.本研究开展了N2O5和ClNO2的长时间序列野外观测,并结合CAMx三维数值模型,对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积雪期ClNO2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T09方案在模拟ClNO2浓度上优于YU20方案,这是由于积雪期大气中气溶胶表面形成冰膜,从而改变了气溶胶的含水量,影响了N2O5的吸附性(γN2O5)和ClNO2的产率(φClNO2).燃煤过程中人为氯排放的主要物种HC1、PC1和Cl2的年排放量显著,分别为180.53Gg、20.51Gg和7.29Gg.积雪覆盖条件下,沿海城市地区,温度升高导致雪粒...

期刊论文 2025-03-21

五氧化二氮(N2O5)和硝酰氯(ClNO2)已被确定为污染的对流层中重要的活性氮物质.ClNO2是高活性氯自由基的前体,影响大气的氧化过程.本研究开展了N2O5和ClNO2的长时间序列野外观测,并结合CAMx三维数值模型,对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积雪期ClNO2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T09方案在模拟ClNO2浓度上优于YU20方案,这是由于积雪期大气中气溶胶表面形成冰膜,从而改变了气溶胶的含水量,影响了N2O5的吸附性(γN2O5)和ClNO2的产率(φClNO2).燃煤过程中人为氯排放的主要物种HC1、PC1和Cl2的年排放量显著,分别为180.53Gg、20.51Gg和7.29Gg.积雪覆盖条件下,沿海城市地区,温度升高导致雪粒...

期刊论文 2025-03-21

五氧化二氮(N2O5)和硝酰氯(ClNO2)已被确定为污染的对流层中重要的活性氮物质.ClNO2是高活性氯自由基的前体,影响大气的氧化过程.本研究开展了N2O5和ClNO2的长时间序列野外观测,并结合CAMx三维数值模型,对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积雪期ClNO2浓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T09方案在模拟ClNO2浓度上优于YU20方案,这是由于积雪期大气中气溶胶表面形成冰膜,从而改变了气溶胶的含水量,影响了N2O5的吸附性(γN2O5)和ClNO2的产率(φClNO2).燃煤过程中人为氯排放的主要物种HC1、PC1和Cl2的年排放量显著,分别为180.53Gg、20.51Gg和7.29Gg.积雪覆盖条件下,沿海城市地区,温度升高导致雪粒...

期刊论文 2025-03-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全线通水以来已运行10个冬季,2020—2021年度冬季为冰情第二严重的冬季,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沿线冬季气温、输水流量和水温是输水渠道冰凌生成的两大关键驱动因子,流量越小、气温越低越易生成冰凌。该冬季沿线闸站输水流量约占其渠段设计流量的40%~52%,并总体保持稳定,其中,陶岔闸输水流量175 m3/s,岗头闸输水流量51 m3/s,北拒马河闸输水流量26 m3/s。该冬季气候具有前期偏冷、后期回暖早的特点,尤其2021年1月6—8日出现历史罕见强寒潮过程,保定站最低气温达-22.0℃,3 d滑动气温为-10.2℃,沿线多个气象站接近建站以来的最低值,导致流冰和冰盖等冰情发生。岗头隧洞至北拒马河暗渠为封冻冰盖渠段,呈非连续冰盖分布,冰盖累计长38 km,最大冰厚16.0 cm,封冻历时10 d。该冬季冰盖具有生成发展速度快,开河时间早,持续时间短的特征。

期刊论文 2025-03-0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全线通水以来已运行10个冬季,2020—2021年度冬季为冰情第二严重的冬季,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沿线冬季气温、输水流量和水温是输水渠道冰凌生成的两大关键驱动因子,流量越小、气温越低越易生成冰凌。该冬季沿线闸站输水流量约占其渠段设计流量的40%~52%,并总体保持稳定,其中,陶岔闸输水流量175 m3/s,岗头闸输水流量51 m3/s,北拒马河闸输水流量26 m3/s。该冬季气候具有前期偏冷、后期回暖早的特点,尤其2021年1月6—8日出现历史罕见强寒潮过程,保定站最低气温达-22.0℃,3 d滑动气温为-10.2℃,沿线多个气象站接近建站以来的最低值,导致流冰和冰盖等冰情发生。岗头隧洞至北拒马河暗渠为封冻冰盖渠段,呈非连续冰盖分布,冰盖累计长38 km,最大冰厚16.0 cm,封冻历时10 d。该冬季冰盖具有生成发展速度快,开河时间早,持续时间短的特征。

期刊论文 2025-03-0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全线通水以来已运行10个冬季,2020—2021年度冬季为冰情第二严重的冬季,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沿线冬季气温、输水流量和水温是输水渠道冰凌生成的两大关键驱动因子,流量越小、气温越低越易生成冰凌。该冬季沿线闸站输水流量约占其渠段设计流量的40%~52%,并总体保持稳定,其中,陶岔闸输水流量175 m3/s,岗头闸输水流量51 m3/s,北拒马河闸输水流量26 m3/s。该冬季气候具有前期偏冷、后期回暖早的特点,尤其2021年1月6—8日出现历史罕见强寒潮过程,保定站最低气温达-22.0℃,3 d滑动气温为-10.2℃,沿线多个气象站接近建站以来的最低值,导致流冰和冰盖等冰情发生。岗头隧洞至北拒马河暗渠为封冻冰盖渠段,呈非连续冰盖分布,冰盖累计长38 km,最大冰厚16.0 cm,封冻历时10 d。该冬季冰盖具有生成发展速度快,开河时间早,持续时间短的特征。

期刊论文 2025-03-06

积雪作为数值模式重要的下垫面之一,尤其是在季节性积雪覆盖地区,其准确性对于积雪表面的地表通量计算以及随后的大气变量模拟至关重要。为检验数值模式中气温模拟对积雪初始场的敏感性,选取辽宁地区2020年1月作为冬季代表月,利用ERA5-Land再分析数据、中国1980—2020年雪水当量25 km逐日产品以及辽宁地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数据,分别更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初始场,开展积雪初始场对冬季气温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三套积雪资料均改进了数值模式积雪初始场的正偏差,进而使得日最高气温的冷偏差减小了0.6℃以上,平均气温的冷偏差改进了0.74~0.85℃,最低气温的冷偏差变为暖偏差,对应的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RMSE减小0.38~0.62℃,相关系数增加;(2)受陆面模式中积雪参数化方案的影响,雪水当量初始场的改进要比积雪深度初始场的改进更重要;(3)积雪初始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积雪反照率效应影响气温的模拟,而积雪水文效应则较小。

期刊论文 2024-12-31

积雪作为数值模式重要的下垫面之一,尤其是在季节性积雪覆盖地区,其准确性对于积雪表面的地表通量计算以及随后的大气变量模拟至关重要。为检验数值模式中气温模拟对积雪初始场的敏感性,选取辽宁地区2020年1月作为冬季代表月,利用ERA5-Land再分析数据、中国1980—2020年雪水当量25 km逐日产品以及辽宁地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数据,分别更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初始场,开展积雪初始场对冬季气温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三套积雪资料均改进了数值模式积雪初始场的正偏差,进而使得日最高气温的冷偏差减小了0.6℃以上,平均气温的冷偏差改进了0.74~0.85℃,最低气温的冷偏差变为暖偏差,对应的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RMSE减小0.38~0.62℃,相关系数增加;(2)受陆面模式中积雪参数化方案的影响,雪水当量初始场的改进要比积雪深度初始场的改进更重要;(3)积雪初始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积雪反照率效应影响气温的模拟,而积雪水文效应则较小。

期刊论文 2024-12-31

积雪作为数值模式重要的下垫面之一,尤其是在季节性积雪覆盖地区,其准确性对于积雪表面的地表通量计算以及随后的大气变量模拟至关重要。为检验数值模式中气温模拟对积雪初始场的敏感性,选取辽宁地区2020年1月作为冬季代表月,利用ERA5-Land再分析数据、中国1980—2020年雪水当量25 km逐日产品以及辽宁地区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数据,分别更新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的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初始场,开展积雪初始场对冬季气温影响的模拟试验。结果显示:(1)三套积雪资料均改进了数值模式积雪初始场的正偏差,进而使得日最高气温的冷偏差减小了0.6℃以上,平均气温的冷偏差改进了0.74~0.85℃,最低气温的冷偏差变为暖偏差,对应的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的RMSE减小0.38~0.62℃,相关系数增加;(2)受陆面模式中积雪参数化方案的影响,雪水当量初始场的改进要比积雪深度初始场的改进更重要;(3)积雪初始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积雪反照率效应影响气温的模拟,而积雪水文效应则较小。

期刊论文 2024-12-31

气候变化速率在日尺度和季节尺度上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呈现出非均匀增温的特点。特别是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夜间的升温速度超过白天,而冬季的升温速度超过夏季。准确评估非均匀增温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一项重大挑战。论文通过文献综述,系统地分析了冬季非均匀增温、积雪变化以及光周期对春季植被物候特征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这种影响存在的物种特异性、地理位置异质性以及季节补偿效应。研究认为,当前对非均匀增温影响的研究在观测实验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对光照、温度和水分耦合作用的理解和认识尚不充分,且模型模拟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未来研究应重视开发新型观测和实验方法,例如精心设计控制实验,以深入探究温带地区光照、温度和水分对植物物候的潜在调控机制。这将有助于加强对非均匀增温影响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并将这些影响因素纳入模型模拟中,从而提升对季节性气候变化如何塑造植被动态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期刊论文 2024-08-28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89条,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