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9.0%的镍、1.0~1.5%的硅、0.1~0.4%的银、0.05~0.10%的磷,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通过扩大Ni、Si含量的设计范围,增加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原位生成第二相的数量,并依靠热处理中的固态相变析出沉淀相来实现强度的提升,制备出了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呈最优配比的Cu‑Ni‑Si合金,以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铜合金的性能要求。 ......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48287.0

  • 申请日期:

    2018-02-13

  • 专利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

  • 分类号:

    C22C9/06 ; C22C1/02 ; C22F1/08

  • 发明/设计人:

    张毅安俊超高直李丽华万欣娣王智勇劳晓东孙慧丽柴哲宋克兴田保红刘勇国秀花

  •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9.0%的镍、1.0~1.5%的硅、0.1~0.4%的银、0.05~0.10%的磷,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该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按照上述重量百分配比,分别称取硅块、镍块、铜块、银粉和磷粉,投入到真空非自耗电极电弧熔炼炉内进行熔炼,抽真空至炉内压强为5×10-2Pa,然后充入氩气至炉内压强为45kPa,控制炉内温度升高至1220~1290℃进行熔炼,得到液态合金,备用;(2)铸模:将步骤(1)制得的液态合金浇铸于提前置于超声波场的锭模中,控制浇筑温度为1100~1250℃,制得铸锭,备用;(3)热轧-在线淬火:将步骤(2)制得的铸锭加热至840~920℃,保温10~20min,然后进行热轧变形处理,控制热轧变形量为40~70%,且在线淬火,制得板坯,备用;(4)固溶处理:将步骤(3)制得的板坯置于热处理炉中,先控制热处理炉中的温度以50~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50~800℃进行保温8~20min,之后,再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60~960℃,进行保温10~30min,然后进行水淬;(5)铣面:对步骤(4)水淬后的板坯进行铣面处理,以去除合金表面氧化物及热处理缺陷;(6)冷轧-时效:对步骤(5)铣面处理后的板坯进行冷轧处理,控制变形量为20~80%,冷轧速率为0.1 s-1,之后进行时效处理,控制温度为400~550℃,保温0.5~7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成品引线框架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和镍的重量比为1:(4~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采用的硅块、镍块和铜块在熔炼前,均进行过清洗和表面去除氧化物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超声波场的工频为40~120KHz,且在液态合金浇铸前,需将锭模预先加热至195~205℃,并对锭模的内表面进行熏苯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热轧变形处理时的轧制速率为0.1~1s-1,终轧温度为740~8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铣面处理的单面铣量为0.3~0.5mm,单边铣量为1.5~5.0mm。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