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我国学者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4-12-13 图 利用可解释性AI算法揭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本质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21003、22173058、22372153、91945302)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教授团队通过可解释人工智能(AI)算法,结合实验数据,揭示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本质,建立了其与材料性质之间的控制方程,提出“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解决了氧化物包裹金属催化剂的难题。相关成果以“氧化物负载金属催化剂的金属-载体作用本质(Nature of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for Metal Catalysts on Oxide Support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文章链接http://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p6034。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是化学工业过程最广泛使用的催化剂之一,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本质及其调控是高效、稳定催化剂研发中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早在1978年,科学家们发现氧化物载体在高温环境下会包裹金属催化剂,该现象被归结为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所致。然而,由于该作用敏感的依赖于催化剂的各种性质、制备过程和反应条件等,使得发展具有预测能力的一般性理论变得极具挑战。 针对以上难题,研究团队汇总了多篇文献中的界面作用实验数据,通过可解释性AI算法,由材料基本性质作为特征,经过迭代式的数学操作,构建了一个由高达300亿个表达式所组成的特征空间。再利用压缩感知算法,结合理论推导,从中筛选出物理清晰、数值准确的描述符,成功建立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与材料性质之间的控制方程。该方程除了包含金属-氧相互作用外,还突破性地包含了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这一关键新变量。研究发现,该作用是决定载体效应的关键因素。大规模神经网络势函数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还决定了氧化物包覆金属的动力学速率,以及包覆界面处金属-金属键的占比。基于此,团队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用以预测包覆现象的出现。该判据不仅解释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观测到的氧化物包覆现象,还预测了更广泛的有待发现的新体系。 上述所提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理论很好的普适性。该理论适用于氧化物负载的金属纳米催化剂、金属单原子分散催化剂,以及金属负载的氧化物薄膜催化剂。“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原则上也同样适用于其他金属化合物载体的包覆行为。这一成果将助力于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有望加快新催化材料和新催化反应的发现。
我国学者在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12-13 图 TMEPro解析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5403、92253304)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团队开发了多维度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TMEPro,并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秦仁义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员团队、美国Salk研究所Yu Shi博士,实现了胰腺癌的系统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以“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解析胰腺癌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Clinical functional proteomics of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in pancreatic cancer)”为题,于2024年11月13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25-y。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5年生存率低于10%。开发可靠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靶向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TME)是最具代表性的癌症特征,PDAC TME;非典型地富含大量非恶性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这些成分与肿瘤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可促进其增殖、转移和耐药。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系统地探索;PDAC;细胞间信号转导过程,但目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大多在细胞水平或采用块状肿瘤样本开展,仅能获得平均化分析结果或难以全面揭示临床样本中的真实功能蛋白质组特征。 针对此问题,上述团队发展了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TMEPro,从底层原理出发、湿实验和干实验两方面入手,采用多种化学测量学和化学生物学策略多维度解析肿瘤样本中的功能蛋白质组特征,系统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通过开发TMEPro,团队从五个维度直接分析了来自微量PDAC临床样本中的时空动态蛋白质组,克服了块状组织样品或培养细胞系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进一步结合多维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图谱,揭示了癌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的功能性分泌配体-受体膜蛋白相互作用。该研究发现了癌细胞中的受体酪氨酸激酶AXL膜外区剪切以及癌细胞-基质细胞之间的交互信号轴,为胰腺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有益的功能蛋白质组数据库和潜在的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方案。
我国学者在空间转录组学测序方面取得进展 2024-12-13 图 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Decoder-Seq的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27806)等资助下,厦门大学杨朝勇教授团队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与应用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解码测序提高空间转录组测序的转录本捕获效率(Decoder-seq enhances mRNA capture efficiency in spatial RNA sequencing)”为题,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3-02086-y。 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是描述组织内基因空间表达模式、揭示细胞组成、空间排列和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在器官结构、胚胎发育、神经科学、生命演化、人类疾病等重大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基于空间条形码阵列的测序方法因其可提供无偏好、高通量的空间转录组学分析,获得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关注,但该技术仍然存在成本昂贵、灵敏度不足、分辨率不高等瓶颈。 该团队基于微流控辅助的正交编码策略,在三维(3D)纳米基底上生成了高密度空间条形码的阵列,实现了低成本、高灵敏、高分辨的空间转录组学研究。首先,该工作构建了3D树状纳米基底,将条形码的修饰密度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进而提高了mRNA捕获效率。其次,通过设计通道相互垂直的两种微通道芯片,并通过调节芯片的通道数量和宽度,灵活生成了具有不同捕获面积及空间分辨率(50、25、15和10 μm)的DNA坐标条形码点阵。最后,基于正交编码策略生成的确定性组合条形码显著减少了编码DNA种类,无需解码步骤,显著降低了实验成本。近单细胞分辨率(15 μm)Decoder-seq的灵敏度高达每μm2可检出40.1个mRNA分子,远高于其他同类方法,实现了组织单细胞空间图谱精准绘制。受益于检测灵敏度的显著提高,团队首次发现并证实两种Olfr基因的层状分布新规律,揭示了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组织微环境空间免疫异质性,鉴定出一组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和预后评估相关的基因集。
我国学者在免疫球蛋白驱动衰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12-11 图 空间转录组景观揭示免疫球蛋白相关衰老表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25011、82488301、81921006)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与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顾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员合作,在免疫球蛋白驱动衰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空间转录组景观揭示免疫球蛋白相关细胞衰老是衰老的关键特征(Spatia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Unveils Immunoglobin- associated Senescence as a Hallmark of Aging)”为题,于2024年11月4日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10.019。 衰老是一个复杂、异质、异步和非线性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导致组织内细胞结构和特性发生不均衡变化,不仅扰乱了细胞内部的分子调控网络,也深刻影响了细胞在器官内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目前,人们对衰老如何在空间层面引发组织和细胞退变的理解仍然有限,而在复杂时空背景下揭示衰老的核心驱动力,是衰老科学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 该研究通过对数百万空间位点的精细解析,构建了全球首个小鼠九种组织器官——海马、脊髓、心脏、肺、肝脏、小肠、脾脏、淋巴结和睾丸——的高精度的泛器官衰老空间导航图-Gerontological Geography(GG),揭示了超过70种细胞类型的分布特征,发现组织结构失序和细胞身份丢失是多器官衰老的普遍特征。研究团队进而构建了针对衰老空间位置的特异性敏感基因集,并识别出了关键的衰老敏感位点(Senescence-sensitive spot, SSS)。研究发现,SSS区域附近的组织结构熵增和细胞身份丢失现象更为明显。表达免疫球蛋白相关基因细胞定位于以SSS为中心的微环境附近,从而驱动组织衰老。研究进一步证实IgG能直接引起人和小鼠的巨噬细胞及小胶质细胞衰老,并释放炎症因子。而将IgG直接注入年轻小鼠体内,也能够诱导全身多组织器官衰老。团队还开发了基于反义寡核苷酸(ASO)的干预策略,有效减少了小鼠组织中的IgG含量,延缓了多器官衰老(图)。 该研究不仅精确定位了多个器官中衰老的核心区域,还发现免疫球蛋白的积累是衰老的一个关键特征和驱动因素。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衰老的机制、预警和干预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
我国学者在混凝土结构-储能一体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4-12-11 图 (a)混凝土结构-储能一体化设计思路示意图;(b)性能对比雷达图;(c)全球各国及区域住宅建筑集成储能混凝土后化石能源依赖降低评估;(d)承载作用下电化学性能演示;(e)混凝土储能系统与太阳能发电结合户外测试图;(f)混凝土储能系统燃烧试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22802、52078126)等资助下,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与冯攀教授团队在混凝土结构-储能一体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锌阳极与水泥的结合:开拓可规模化的能量存储新路径(Integration of zinc anode and cement: unlocking scalable energy storage)”为题,于2024年9月4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e309。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化石燃料的替代进程,并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对电能的生产与需求不匹配,亟需大规模、安全且经济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现有的储能技术,如锂基电站和抽水蓄能系统,受限于高成本、安全性隐患以及应用区域的地理限制,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性方法,通过将安全且成本低廉的锌电极集成到水泥砂浆中,开发兼具结构功能与可扩展性的水泥砂浆储能系统。这种水泥砂浆同时具备双重功能:既可作为电池隔膜提供高效的离子导电性,又具备优异的承载能力以保障结构的力学完整性。利用该水泥砂浆制备的结构储能系统具有高比能量密度(71.4 Wh kg⁻¹,功率密度为68.7 W kg⁻¹)、高面能量密度(2.0 Wh m⁻²,功率密度为1.9 W m⁻²)、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过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2%)以及卓越的安全性(能够通过1小时燃烧测试)。此外,通过验证该结构储能系统与太阳能发电的结合及其可规模化的潜力,进一步表明了这一新型储能系统具有变革性意义。 水泥混凝土材料因其低成本、资源丰富和优异的耐久性,成为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结构材料。因此,利用水泥混凝土构建高效的结构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对有限空间的占用,简化传统高密度电化学储能系统的设计复杂性,还能够拓展储能技术从民用设施到大型基础设施等多领域的应用前景。这种电化学储能混凝土的开发有望重新定义并革新现代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学者研制出临界厚度塑料薄膜 2024-12-11 图 极薄聚乙烯加工。(a1)聚乙烯原料树脂。(a2)聚乙烯凝胶片。(a3)在挤出过程中,聚乙烯树脂及其溶剂的混合物被混匀、充分溶胀并解缠结。(b1)通过双轴拉伸制备的含溶剂的平方级聚乙烯极薄膜。(b2)一个34 cm2的聚乙烯极薄膜承载着一滴水。(c)使用台阶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极薄膜厚度进行交叉验证。(d)对极薄膜直接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比例尺:50 nm。(e)低剂量-高清TEM对于极薄膜结晶结构进行观测。比例尺:5 nm。(f)聚乙烯薄膜达到近乎极限的超薄厚度。(g)工业上规模化生产的塑料薄膜最低厚度汇总。(h)实验室中超薄膜最大面积汇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33002、52103042、22341304)等资助下,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傅强教授团队在超薄高分子加工研究中取得进展,成功通过拉伸加工制备出临界厚度仅为12 nm的聚乙烯隔膜,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自支撑高分子材料。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过多步拉伸技术规模化生产聚乙烯极薄膜(Scalable production of critically thin polyethylene films via multistep stretching)”为题,于2024年11月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化学工程》(Nature Chem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4286-024-00139-w。 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塑料薄膜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数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降低薄膜的厚度,以提高体积效率并减少材料消耗,从而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在不降低薄膜性能和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将其厚度减少90%,将大幅减少塑料的使用量。然而,在保持薄膜性能的同时,能将厚度极限降低到多少?在自支撑情况下,塑料薄膜的厚度临界值在哪里? 四川大学傅强教授团队长期专注于塑料制品定构加工与高性能化研究,通过加工新技术和方法调控塑料制品内部的多层次凝聚态,大幅提高制品的性能和功能。近期,团队向“最薄塑料薄膜”这一无人区进发。团队首先明确了其核心科学问题,即在超薄条件下,高分子的可加工性和热力学稳定性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为解决这一矛盾,团队通过精确调控分子链缠结,确定了超薄聚乙烯材料的加工窗口。受食品工业的启发,团队参考“重庆荣昌铺盖面”(一道面皮既大又薄且味道鲜美的重庆特色美食汤面)制作过程中采用的“交替拉伸和松弛”的方法,开发出一种小幅度多步间歇拉伸加工技术(SAMIS),将拉伸薄膜的厚度推向极限,制备出厚度接近理论极限(12 nm)的塑料薄膜,这是目前为止报道的世界上最薄的塑料薄膜。聚乙烯极薄膜展现出一系列异于宏观状态下的新物理性质,如高机械强度(113.9 GPa/(g/cm3))、异常的界面特性和接近1千万倍的长厚比。该研究为高性能极薄塑料薄膜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方法,并在核聚变点火支持和薄型透气表皮传感器等前沿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我国学者在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时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12-11 图 嫦娥六号样品揭示月背42亿年前富集地幔和28亿年前亏损地幔的玄武岩岩浆活动 月球正面与背面在玄武岩分布、地形特征、地壳厚度以及钍含量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其成因一直是长期未解的科学难题。已有月球玄武岩样品研究表明,正面月海火山活动分布在40到20亿年前。嫦娥五号样品中的火山玻璃珠揭示月球正面还存在约1.2亿年前的小规模火山活动。月球背面是否经历了类似的长期火山活动仍不清楚。基于遥感观测的撞击坑统计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面和背面的火山活动年代模式可能大致相似。然而,由于缺乏来自月球背面月海区域的返回样品,至今尚无法进行可靠的比较,阻碍了人们对于月球不对称性成因的理解。中国的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实现了从月球背面采样,成功带回了1935.3克珍贵样品,为人类研究月球背面物质特性、岩浆活动、撞击通量、月球二分性成因等提供了关键研究素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25301、422411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者在月球背面火山活动期限方面研究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嫦娥六号玄武岩揭示月球背面28亿年前火山活动(Lunar farside volcanism 2.8 billion years ago from Chang’e-6 basalts)”为题,于2024年11月15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382-0。 本次研究对选取的108颗玄武岩岩屑开展了Pb-Pb定年工作,其中107颗(包括9颗斑状、45颗次辉绿和53颗嵌晶结构)玄武岩岩屑获得了误差范围内一致的Pb-Pb年龄,且等时线斜率一致,指示这些岩屑极可能来源于同一个期次的玄武岩喷发。综合所分析的107颗岩屑数据精确限定了这一期玄武岩喷发时代为 2807 ± 3 Ma。根据初始Pb同位素计算出其源区的238U/204Pb(μ值)为360 ± 10,指示来自非常亏损克里普组分的月幔。此外,还发现一颗具有嵌晶结构的高铝玄武岩岩屑,对其中的斜锆石、静海石和硅酸盐矿物的Pb-Pb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喷发时代为4203 ± 4 Ma,并根据等时线斜率计算出其源区的μ值为1620 ± 160,指示来自克里普组分富集的月幔。该研究揭示了月背至少存在长达14亿年的火山活动,且月背地幔源区经历了由富集到亏损的转变。 该工作中玄武岩的结构、成分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电子探针实验室测试完成,年代学数据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离子探针实验室测试完成。
我国学者在揭示印度-欧亚加速汇聚机制和碰撞时限方面取得进展 2024-12-11 图 65百万年前印度被动陆缘向欧亚大陆俯冲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155307、92355302和42174106)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胡佳顺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印度-欧亚大陆加速汇聚机制和初始碰撞时间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以“被动陆缘沉积物加速印度-欧亚板块汇聚(India-Eurasia convergence speed-up by passive-margin sediment subduction)”为题,于2024年11月7日发表于《自然》(Nature)。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069-6。 现有研究表明,在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约65百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汇聚速度经历了从约每年8厘米到每年18厘米的急剧变化,即板块重组事件,是板块构造理论中尚未充分阐释的特殊地质现象之一。这次板块加速汇聚之后,印度-欧亚大陆发生了初始碰撞,但具体的碰撞时间长期存在争议,这对于全面认识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最为关键的造山事件——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事件有重要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岩浆岩组分约束地幔源区中俯冲沉积物的相对变化,发现加速汇聚时期地幔源区中俯冲沉积物的占比显著提高,且源区交代介质从洋壳流体向陆源沉积物熔体转变,表明印度被动陆缘巨厚沉积物在该时期开始俯冲。研究团队进一步利用高分辨率二维数值模型验证了俯冲沉积物厚度变化对俯冲速度和上覆板块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被动陆缘沉积物在俯冲通道中起到了“润滑”作用,可降低俯冲板片与上覆板块之间的有效摩擦系数及粘性,从而加快了俯冲板片的速度。 考虑到大洋板块上被动陆缘沉积物覆盖宽度普遍在~1000 km左右,该项研究将印度-欧亚大陆的初始碰撞时间约束在约60百万年前。模型验证了俯冲界面沉积物性质对俯冲带动力学影响较大,是板块构造、气候环境和生物演化等各个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这为我们认识跨圈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国学者在热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2-06 图 全向宽带发射器件和角度非对称光谱选择性发射器件在竖直表面的(A)辐射换热过程以及(B)角度和光谱发射率分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134009,621210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李炜研究员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热光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热光子学手段,成功实现了热辐射角度和光谱的跨波段协同调控,并设计出具有跨尺度对称破缺性、角度非对称光谱选择性的定向发射器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竖直表面的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相关成果以“竖直表面的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Subambient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of vertical surfaces)”为题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2524。并且该成果获3项授权专利。 热辐射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之一。然而,传统的黑体辐射因其非定向、非相干、宽光谱、无偏振等固有特性,导致辐射体与其周围所有物体均进行热量交换,极大限制了传热效率和热流操控能力,从而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特别是在辐射制冷领域,传统辐射制冷器件通常表现出全向的热辐射特性,因此仅适用于开阔的水平表面(如屋顶)。然而,当这些器件用于竖直表面(如墙面、衣物、车辆侧面等实际场景)时,器件面向低温天空的视场角显著缩小,同时会大量吸收来自地面、周围物体及大气非透明窗口波段向下辐射的热量,导致其亚环境辐射制冷功能失效。尽管近年来一些国际研究团队尝试调控热辐射的光谱或角度,竖直表面的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研究团队以热力学、互易性、波导以及声子激化共振等理论为基础,利用跨尺度对称破缺结构,实现了热辐射在空间角度上的非对称分布以及在光谱上的选择性调控,攻克了竖直表面的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难题(图)。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辐射制冷器件仅能在水平表面工作的局限,实现了辐射制冷技术从平面应用向实际三维场景的跨维度飞跃,为辐射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该团队提出的设计策略突破了热辐射角度与光谱跨波段协同调控能力,打破了传统黑体辐射在传热效率和热流操控能力上的限制,为热光子学操控打开了全新局面。同时,该成果为高效、精准地调控热流和信息开辟了新机遇,有望在高效能量利用、新型储能以及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高精度热控等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学者在利用人工智能设计靶向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12-06 图 DeepBlock用于靶向药物设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2122025、U22A2037、62202353)等资助下,湖南大学曾湘祥教授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朋勇副教授团队,在利用人工智能设计靶向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一种通过反应性分子砌块进行合理配体生成与毒性控制的深度学习方法(A deep learning approach for rational ligand generation with toxicity control via reactive building blocks)”为题,于2024年11月8日发表于《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8-024-00718-0。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已在药物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化学空间的复杂性,现有方法难以精确捕捉合理的药物分子模式,导致生成的药物常面临合成难度大、毒性高等问题。如何性质可控地设计出合理的药物分子,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 受DNA编码文库(DEL)技术的启发,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方法DeepBlock(图),该方法针对靶标蛋白序列,基于分子砌块生成配体,利用分子砌块的可反应性保障生成分子的可合成性,并提出靶点感知的分子优化方法控制生成分子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eepBlock生成配体的可合成比例比当前最好方法提升6%,在保持高亲和力的同时具备更高的类药性和分子合理性,平均类药性分数达0.54。此外,在保证与靶标蛋白的高亲和力下,能生成出更低毒性的配体。 该研究提出的分子片段化与重建算法、药物分子生成算法以及药物优化方法,不仅为解决合成难度和毒性控制等实际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也为药物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446条,45页

成果名称:低表面能涂层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13321314106

成果名称:低表面能涂层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13321314106

成果名称:低表面能涂层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13321314106

成果名称:低表面能涂层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13321314106

学科视频

More >

会议报道

More >

学科探索

More >

润滑百科

More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