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结构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聚酰亚胺树脂及PEEK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涉及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核壳结构功能材料,包括TiO<subgt;2</subgt;@PAO微胶囊和在所述TiO<subgt;2</subgt;@PAO微胶囊的壳层表面自组装形成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层,所述TiO<subgt;2</subgt;@PAO微胶囊以聚α烯烃润滑油为核,以TiO<subgt;2</subgt;为壳。本发明将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作为增强改性剂,实现了常压下构建以核壳粒子为交联点的网状聚酰亚胺树脂,明显提高了PEEK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从而延长PEEK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作为润滑层的运动部件的使用稳定性和服役寿命。 ......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号:

    CN202311035069.3

  • 申请日期:

    2023-08-17

  • 专利申请人:

  • 分类号:

    C08L23/00; C08K3/22; C08K3/04; C08K9/00; C08G73/10; C08J5/24; C08L61/16; C08L79/08

  • 发明/设计人:

    张招柱廖超颖袁军亚杨明明储凡杰李佩龙姜葳

  • 权利要求: 1.一种核壳结构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TiO2@PAO微胶囊和在所述TiO2@PAO微胶囊的壳层外表面自组装形成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层,所述TiO2@PAO微胶囊以聚α烯烃润滑油为核,以TiO2为壳。2.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α烯烃润滑油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油相;将甲酰胺作为水相与所述油相混合进行乳化,得到非水相O/W乳液;将钛酸四丁酯与所述非水相O/W乳液混合进行第一自组装,得到前驱体乳液;将所述前驱体乳液与甲酰胺的水溶液混合进行界面聚合,得到所述TiO2@PAO微胶囊;将所述TiO2@PAO微胶囊、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和水混合进行第二自组装,得到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α烯烃润滑油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5:1;所述水相和油相的质量比为5~15: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的时间为2~6h,所述乳化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为400~1000rp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四丁酯与非水相O/W乳液中聚α烯烃润滑油的质量比为0.3~1.5:1;所述第一自组装的时间为0.5~2h,所述第一自组装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为400~1000rp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酰胺的水溶液中水和甲酰胺的质量比为0.1~0.2:1;所述甲酰胺的水溶液的质量为前驱体乳液质量的35~42%;所述界面聚合反应的时间为2~4h,所述界面聚合反应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为400~1000rp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化氧化石墨烯的质量为TiO2@PAO微胶囊质量的1~5%;所述第二自组装的时间为0.5~4h,所述第二自组装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率为300~800rpm。8.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核壳结构功能材料、二胺和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第一反应;将得到的第一反应液与二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第二反应,得到聚酰胺酸胶液;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为权利要求1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或权利要求2~7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功能材料;将所述聚酰胺酸胶液进行固化,得到聚酰亚胺树脂;所述第一反应、第二反应和固化均在常压下进行。9.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酰亚胺树脂,包括聚酰亚胺树脂基体和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所述核壳结构功能材料作为聚酰亚胺树脂基体的交联点。10.一种PEEK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包括PEEK自润滑纤维织物和复合在所述PEEK自润滑纤维织物上的聚酰亚胺树脂,所述聚酰亚胺树脂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