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烷基化芳香胺及其用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漂白土型负载催化剂的存在下,C8、C9烯烃与芳香胺混合物,于80℃~150℃下进行烷基化反应10~22个小时,用薄层色谱法追踪到反应物中二苯胺或萘胺含量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调整到80℃~160℃,再加入第二批烯烃继续反应1~5小时,所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不同温度馏分的烯烃,然后过滤收集固体催化剂,最后得到橙色粘性液体产物;所述烷基化芳香胺至少包含以下两种化合物:1)2)制备得到的烷基化芳香胺可作为抗氧剂用于润滑油或润滑脂中,反应烯烃和催化剂均可回收循环使用,无废水、废气排放,有利于环保。 ......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78726.8

  • 申请日期:

    2014-12-15

  • 专利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类号:

    ["C07C211/58","C07C211/54","C07C209/60","C10M133/12","C10N30/10"]

  • 发明/设计人:

    火鹏飞徐小红梁云龙牛志勇周旭光薛卫国

  •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苯胺和萘胺按摩尔比为4:1~3:1进行混合成混合芳香胺,然后加入与混合芳香胺等摩尔量的第一批烯烃组分和4wt%~8wt%的漂白土型负载催化剂,在80℃~150℃下进行烷基化反应,1~4小时后再加入1~5倍于混合芳香胺摩尔当量的第一批烯烃组分,继续反应9~18小时;2)用薄层色谱法追踪到反应物中二苯胺或萘胺含量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调整到80℃~160℃,开始加入1~4倍于混合芳香胺摩尔当量的第二批烯烃组分,继续反应1~5小时;3)将步骤2)中所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不同温度馏分的烯烃,然后过滤收集固体催化剂,最后得到液体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批烯烃组分选自C8烯烃、C9烯烃或其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8或C9烯烃选自正辛烯、异辛烯、二异丁烯、正壬烯、异壬烯、三聚丙烯或其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二批烯烃组分选自异丁烯、聚异丁烯、苯乙烯、聚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或其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参加反应的第一批烯烃组分及第二批烯烃组分中需提前加入65ppm~95ppm的阻聚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硝基甲烷、β-萘胺或对叔丁基邻苯二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使用加压反应装置,压力范围为0.2~0.25MPa。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减压蒸馏的真空度为0.075~0.080MPa,温度为90℃~130℃,时间为2~2.5小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过滤过程在70℃~110℃下进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过滤过程采用减压抽滤。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回收的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使用催化剂时,需要加入20wt%~50wt%的未使用过的漂白土型负载催化剂。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芳香胺的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土型负载催化剂通过采用漂白土负载氯化铝、氯化铁、氟化硼、三氟甲磺酸盐或其混合物制备得到。14.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化方法所得的烷基化混合芳香胺,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以下两种化合物:其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辛基、异构体辛基、壬基、异构体壬基、正丁基、叔丁基、1-苯基乙基和2-苯基丙基,但R1、R2、R3、R4和R5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的选自氢、辛基、异构体辛基、壬基、异构体壬基、正丁基、叔丁基、1-苯基乙基和2-苯基丙基,但R1、R2和R3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15.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烷基化混合芳香胺作为抗氧剂的应用。16.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抗氧剂在润滑油或润滑脂中的应用。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